珠江航运运价指数试运行,广州迈向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一步
广州港务局宣布“珠江航运运价指数”试运行,旨在优化航运散货物流并提升广州的市场话语权。论坛中讨论了强化江海联运和铁水联运的优势,未来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能力。此外,该指数实时监测运价波动,为行业提供参考,助力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广州港务局宣布“珠江航运运价指数”试运行,旨在优化航运散货物流并提升广州的市场话语权。论坛中讨论了强化江海联运和铁水联运的优势,未来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能力。此外,该指数实时监测运价波动,为行业提供参考,助力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六月物流管理指数录得60.7,较五月有明显上涨,显示出物流行业的复苏迹象。库存水平与成本持续走高,而仓储能力则首次进入收缩状态,反映出未来供需的潜在不确定性。贸易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前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飙升,是全球经济复苏、运力紧张、港口拥堵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它反映了全球贸易的新动向,预示着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长。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政策变化也对运价产生重要影响。该指数是全球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值得密切关注。
波罗的海交易所即将试用航空货运现货指数,旨在更精准反映市场价格波动,提升行业透明度。此举有望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航空货运衍生品市场发展,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可靠的风险管理工具。
2025年第二季度蓝格瑞斯物流信心指数显示,74%的参与者预测收入增长,乐观情绪显著提升。此外,库存水平展现出稳定但谨慎的态势,企业对调整库存策略持谨慎态度,预计短期内将维持持平状态。
2024年8月,中国仓储指数回升至50.2%,显示出行业开始复苏。主要指标如期末库存、平均库存周转次数、企业员工数量和业务预期均有所改善,但新订单指数仍低于景气线,表明需求尚未完全恢复。整体来看,随着天气因素减退和市场旺季来临,仓储业务可望持续回暖,行业前景乐观。
七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下滑至48.0,持续五个月处于收缩状态,显示市场信心脆弱,企业面临很大挑战,需要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
美国航线运价持续下滑,SCFI指数连续三周下跌。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企业在出货上趋于谨慎,业内人士对未来运价走低不无担忧。尽管面对全球贸易形势的压力,市场仍寄望于传统旺季的到来带动运价反弹。
目前500摩尔多瓦列伊(MDL)可兑换29.67美元(USD),汇率指数稳定,过去30天内波动在0.49%范围内,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在分析货币波动的同时,关注相关经济政策外也显得尤为重要。
2024年7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表现稳中向好,整体运价上涨,主要航线运价指数普遍上升。尽管波及欧地及北美市场的挑战依然存在,各港口的吞吐量趋于增长,船舶租赁市场活跃,显示出集运市场的坚韧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