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火蔓延美国关税政策下的全球航运业危机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贸易战,重创全球航运业。集装箱、汽车运输、能源出口等领域均受波及,航运费率上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重振美国造船业的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最终消费者和企业将为贸易保护主义付出代价。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贸易战,重创全球航运业。集装箱、汽车运输、能源出口等领域均受波及,航运费率上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重振美国造船业的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最终消费者和企业将为贸易保护主义付出代价。
面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马士基CEO柯文胜认为关税本身不直接影响贸易,消费者购买力才是关键。马士基通过提升适应能力、深化战略合作应对挑战,并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其策略为航运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强调灵活应变和效率提升,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市场变化。
红海航运面临多重安全挑战,袭击事件增多迫使航运公司重新评估航线选择和安全措施。专家分析航运风险,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以确保全球贸易的稳定。
远东-中东贸易量激增,多家海运公司纷纷开通新航线或升级现有服务。文章分析了贸易增长的驱动因素,并探讨了航运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预示着该区域航运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地中海航运公司(MSC)近期进行一系列船舶收购,以强化其在航运市场的地位。收购包括一艘2001年建造的集装箱船和一艘8,236 teu的散货船。MSC还收购了Messina集团49%股份,标志着其成为少数股东。这些举措反映出MSC专注于航运业务的坚定决心,同时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巴拿马国家海事协会主席里卡多·林斯呼吁国家避免港口管理中的寡头垄断,强调需要制定透明规则以吸引新航运公司与投资,强化市场竞争,保障长远发展。
全球航运巨头中远集团与中国海运的合并正在获批,或将重塑航运市场格局。与此同时,法国达飞海运集团计划收购新加坡海皇轮船,争取监管批准。随着四大航运联盟的格局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特别是在亚洲至欧洲航线。整体航运市场仍处于低谷,前景不容乐观。
国际海事组织宣布全球航运碳定价政策,要求船舶到2040年减少65%的碳强度;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以恢复美国海洋霸权并收购巴拿马铁路,显示出全球航运和贸易的重大转变。
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与宁波航运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全球贸易研究和指数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这一合作旨在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贸易市场的响应能力,为国内外贸易发展提供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航运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国际贸易联系。通过农业发展和冷链物流需求的增长,航运业注入了活力。同时,广州作为重要的航运中心,不断提升其港口物流能力,积极规划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