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艘巨轮在惊涛骇浪中如何掌舵?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全球贸易时,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的应对策略,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值得深入分析的样本。
关税影响的深度解析:并非直接的贸易杀手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Vincent Clerc)的观点颇具洞察力:惩罚性关税本身并非贸易量减少的直接原因,真正起作用的是消费者的购买力。如果关税导致物价上涨削弱消费能力,货运量自然会受冲击。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更深层的逻辑关系,将关税影响从贸易政策延伸至宏观经济层面。
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提升适应能力
面对政策不确定性,马士基选择主动提升适应能力。柯文胜表示,与一年前相比,他对未来更加乐观,这种信心源于企业应对能力的提升。新冠疫情和红海危机等挑战,反而成为马士基能力建设的催化剂。
这种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当前马士基实施战略调整的速度已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其次是深化与德国赫伯罗特的"双子星"合作,通过简化港口网络提升船舶准点率,在货运市场变化中保持灵活性。
战略调整的底层逻辑:灵活与效率
柯文胜的战略思路可概括为"灵活"和"效率"两大关键词。他认为,与其预测所有可能性,不如专注于提升改变能力。通过"双子星"合作建立的简化港口网络,不仅降低运营成本,更使航线和运力调整更具时效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马士基运力排名全球第二,市场份额约15%。在2023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2%的背景下,其战略调整对整个航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自由贸易的坚定立场
尽管对未来持乐观态度,柯文胜明确反对高关税和贸易战,认为自由贸易更有利于消费者。这一立场体现了全球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分析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新兴市场崛起,航运业仍面临发展机遇,但需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环保压力等技术变革挑战。马士基的经验表明,提升适应能力和深化战略合作,是航运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