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重压中国对美出口骤降六成航运业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对华关税加剧,导致中国对美出口预订量锐减,航运公司被迫取消航班。尽管美国政府实施关税豁免,但仍有大量跨太平洋集装箱进口受关税影响。Hede、Matson、SeaLead、TS Lines 和中远等航运公司面临更大压力,行业正经历转型挑战。
美国关税重压中国对美出口骤降六成航运业面临严峻挑战

贸易战的硝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航运市场。美国对华关税的持续加码,如同凛冬寒流,迅速冷却了太平洋航线的货运需求,并引发连锁反应,从运价下跌到航班取消,整个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

需求断崖式下跌:关税政策的直接冲击

Linerlytica最新发布的周报揭示了问题的严峻性:未来三周,中国至美国的货物预订量锐减30%至60%,亚洲其他地区也面临10%至20%的降幅。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美国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正在对市场产生直接而显著的负面影响。需求的急剧萎缩,无疑给本已承压的航运公司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运力调整:航运公司被迫取消航班

面对需求的骤降,航运公司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Linerlytica预计,即将到来的劳动节假期将进一步抑制5月份的货运需求,迫使航运公司在未来几周内取消更多国际空运航班,以避免运费进一步下滑。目前,已有三条跨太平洋航线服务被撤回,包括MSC的Mustang和Premier Alliance的PN4,这两条航线甚至在启动前就被取消。此外,TS Line的AWC2也已暂停部署小型船舶。

市场失衡:运费与租船费率倒挂

然而,这些运力削减措施似乎并未能有效缓解市场的失衡状态。Linerlytica认为,这些试探性的运力调整对恢复市场平衡几乎没有作用,未来市场仍将面临进一步的动荡。租船费率与运费之间的巨大差距依然存在,这表明航运公司的盈利空间正在被大幅压缩,新加坡Vasi Shipping上周启动破产程序便是这一困境的直接体现。

关税豁免:杯水车薪的缓解措施

尽管美国政府宣布了一些关税豁免措施,试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贸易紧张局势,但这些措施的效果似乎有限。根据"解放日"宣布的政策,美国将在90天内将对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的关税降至10%的基本水平。此外,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各类电子产品在内的20类产品也被排除在对中国征收的145%关税和对其他国家征收的10%基准关税之外。

关税影响持续:部分航运公司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但Linerlytica估计,仍有30%至40%的跨太平洋集装箱进口受到关税的影响。这些关税主要影响的是对中国对美国的跨太平洋出口敞口最大的承运人。Hede、Matson、SeaLead、TS Lines和中远等航运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目前这些公司仍在评估应对措施。

未来展望:航运业的应对与转型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了贸易格局,也对全球航运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需求下降、运力过剩和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航运公司需要积极调整战略,优化航线网络,提升运营效率,并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航运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场由关税引发的"逆行气氛",或许将成为航运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信息补充

关税政策细节: 美国对华关税的具体税率从10%到25%不等,涉及商品价值约5500亿美元。最新一轮关税于2023年8月23日生效,覆盖约3000种中国商品。

航运公司应对策略: 受影响航运公司正考虑调整航线布局,将部分运力转移至东南亚-美国航线,同时通过船舶共享协议降低运营成本。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数据显示,2023年1-4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3.2%,同期越南对美出口增长22.3%,显示贸易转移趋势明显。

行业专家观点: 航运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调整可能需要6-9个月时间,短期内运价仍将承压,但长期来看行业将逐步适应新的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