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重拳出击Temu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或将面临本地化考验

韩国拟修订《电子交易法》,要求Temu、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指定韩国国内代理人,以解决消费者维权难题。新规还涉及消费者信息保护和广告规范,旨在为韩国消费者营造更安全可靠的跨境电商消费环境,或将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在韩“本地化”运营。
韩国重拳出击Temu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或将面临本地化考验

韩国拟立法规范跨境电商平台 要求设立国内代理人

在海外电商平台购买到质量有问题的商品时,消费者常因语言障碍和复杂流程导致维权困难。针对这一跨境购物痛点,韩国正通过立法手段寻求解决方案。

近日,韩国国民力量党议员金长谦提交《电子交易法》部分修订法案,主要针对Temu、速卖通等快速发展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该法案核心内容是要求在韩国没有实际办公地点且达到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商平台,必须指定韩国国内代理人。此举或将改变这些平台在韩国的运营模式。

"本地代理人"制度强化消费者保护

修订案旨在建立更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机制。法案通过后,相关平台须在韩国设立代理人,负责处理包括:

  • 商品质量纠纷: 消费者可直接与代理人沟通退换货或赔偿事宜
  • 虚假宣传投诉: 对误导性广告可向代理人提出申诉
  • 售后服务问题: 物流、退款等售后问题均可通过代理人解决

该制度将简化维权流程,使韩国消费者获得与本地电商同等的保障。

信息保护与广告规范同步强化

法案还加强了消费者信息保护和广告规范:

  • 平台收集个人信息时须明确告知用途和期限,保障用户选择权
  • 禁止网红在商品推广中隐瞒广告性质,必须明确标注商业推广

跨境电商在韩发展面临新调整

近年来,Temu等平台凭借低价策略在韩国快速扩张,但海外运营模式也带来维权困难等问题。语言障碍和法律差异常使纠纷解决过程复杂化。

若法案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需调整在韩运营策略,可能包括设立本地办事处、完善售后体系等。虽然会增加运营成本,但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可持续发展。

韩国此次立法探索,或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规范跨境电商市场提供参考。如何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同时保障消费者权益,已成为全球监管者的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