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货物漂洋过海抵达目的地机场时,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通知人"信息错误可能导致整批货物滞留,产生高额费用甚至面临退运风险。数据显示,约90%的国际货运纠纷源于对"NOTIFY PARTY"(通知人)字段的忽视。本文将系统解析这一关键信息的规范填写方法。
一、通知人的核心职能与重要性
在国际航空货运单中,"NOTIFY PARTY"指货物到达目的港后承运方首要联系的对象。其承担三大关键职责:
- 到货通知接收 :确保货物动态实时传递
- 清关协调 :对接海关完成检验检疫等手续
- 提货安排 :组织地面运输至最终目的地
若该信息缺失或错误,平均每票货物将产生300-800美元/日的滞港费,在货运旺季可能高达1500美元/日。
二、通知人选择的三大原则
实践中常见错误类型包括:
- 错误填写发货人国内联系方式
- 随意填写无关联第三方信息
- 与收货人信息完全重复
正确选择标准:
- 当收货人具备进出口资质时,可直接填写与CONSIGNEE相同信息
- 若收货人无清关能力,必须填写目的国持牌清关代理
- 受信用证约束时,需严格按条款指定银行或代理
三、信息填写的技术规范
确保通知人信息包含以下要素:
- 经工商注册的完整公司名称(或法律认可的实体名称)
- 目的国本土有效地址(不接受邮箱地址)
- 可7×24小时接通的联系电话(建议标注国家代码)
特别注意:该信息必须与商业发票、原产地证等文件严格一致,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海关查验延误。
典型案例: 某浙江企业发往芝加哥的机电设备,因通知人电话漏写区号,导致货物到港后3天未能取得联系,产生滞港费2875美元,后续清关延误又导致项目违约金损失。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显示,正确填写通知人信息可使平均清关时效缩短40%。建议发货前务必与收货方确认通知人的响应能力,必要时可委托专业物流服务商进行双重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