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货物原本计划一次性送达,却因需要分批卸货而产生额外费用时,许多货主会感到意外。这种被称为"中途停靠费"的支出,正成为物流环节中容易被忽视的成本项。本文将系统解析该费用的成因及应对方案,助力企业优化物流管理。
中途停靠费的定义
中途停靠费(Stop-Off Fee)指当货物需分送至多个卸货点时,承运方为弥补额外运营成本所收取的费用。典型场景包括:货物需分送至A、B两个不同仓库;或空集装箱需返回不同地点。该费用实质是对多地点停靠所增加的时间、燃油及人工等成本的补偿。
费用产生的主要原因
- 时间成本增加: 每次停靠涉及卸货、手续办理等流程,显著延长运输周期
 - 燃油消耗上升: 频繁启停导致油耗增加,重载情况下尤为明显
 - 车辆损耗加剧: 机械部件因多次启停承受额外磨损
 - 人工成本累积: 每个停靠点均需司机操作,增加工时支出
 
费用识别与计算要点
该费用常以"目的地附加费"等形式出现在物流报价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详细核查报价单明细;提前确认承运方收费标准;要求提供具体的费用计算依据。需注意部分承运商可能将费用隐含在总运费中,需特别甄别。
有效规避的五大策略
- 货物整合: 优先采用单点运输,后续通过中心仓库二次分发
 - 库存优化: 通过精准预测减少多点配送需求
 - 供应商协同: 推动多供应商货物集并运输
 - 承运商比选: 筛选费率合理、服务规范的运输服务商
 - 事前沟通: 明确告知卸货要求,避免信息误差产生附加费
 
物流成本优化视角
看似零星的中途停靠费经年累积可能构成可观支出。建议企业建立物流数据分析体系,通过运输路线优化、装载率提升等维度系统控制该项成本。同时需平衡时效要求与费用支出的关系,制定符合业务特性的物流方案。
科学管理中途停靠费是提升供应链效率的重要环节。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前瞻性规划,企业可有效降低物流隐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