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际空运业务中,经常出现同一航线报价相差数倍的情况。是否曾被"全包价"和"基础价"的术语困扰?事实上,空运费用构成复杂,除基础运费外,还需叠加燃油附加费、安全附加费(战险)、操作费等多项费用,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价格陷阱。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两种报价模式的本质差异。
空运价格的基本构成
空运价格(Rate)指承运人对货物从起运机场至目的地机场收取的运输费用。与海运普遍采用美元计价不同,空运通常使用始发地货币标价。在计费方式上,航空运输按货物等级和计费重量收费,不足0.5千克按0.5千克计,超过0.5千克不足1千克按1千克计。
"全包价"与"基础价"的本质区别
这两种报价模式直接影响最终成本核算:
- 全包价(All In价) :包含基础运费、燃油附加费和安全附加费(战险)的打包价格。部分报价还会涵盖操作费。例如"PEK-FRA,16全包价含操作",表示北京至法兰克福航线每公斤16元人民币已包含所有费用。
- 基础价(++价) :仅包含基础运费,不包含任何附加费。例如"PEK-FRA,6++不含操作",表示每公斤6元仅为运费基数,需另行计算燃油、战险等费用。
主要附加费解析
了解各项附加费的计算逻辑至关重要:
1. 燃油附加费(MYC)
在运单中标注为MYC,其中MY代表燃油附加费,C表示由航空公司收取。作为航空运输最大成本项,该费用常高于基础运费。以PEK-FRA航线为例,德国汉莎航空的燃油附加费可能达每公斤9元人民币,且会随国际航协分区和油价波动调整。
2. 安全附加费(SCC)
运单标注为SCC,SC指安全费用,C表示航空公司收取。该费用相对稳定,通常为每公斤0.5-1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应对航空安全风险。
3. 操作费
基础操作费一般为每公斤0.5元人民币,特殊货型(如托盘货)可能上浮至0.6-0.8元/公斤,涵盖机场装卸、仓储等环节费用。
询价避坑指南
为避免成本失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明确询问报价类型,使用"是否含燃油战险"等专业问法
- 对异常低价保持警惕,要求提供完整费用清单
- 横向比较不同航司的报价结构
- 特别注意"1++"类报价,实际成本可能是表面价格的数倍
通过准确理解报价模式、掌握附加费计算逻辑,货主可以有效管控运输成本,在国际空运业务中做出更优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