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纪末,国际航空公司普遍将中东市场视为欧洲通往东南亚的中转站,凭借低廉的燃油成本为凌晨航班提供补给。而到2024年,该地区已跃升为全球航空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本土航司与跨国航空巨头的激烈竞争,推动其以无与伦比的服务质量,实现了连接全球核心城市的枢纽愿景——这一四十年前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已成为现实。
过去四十年间,航空业经历了结构性变革:新兴竞争者持续涌入,创业者不断追逐航空梦想,促使行业创造出 3.5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 ,相当于全球第17大经济体。本报告将解析中东地区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并通过核心数据展现其发展轨迹。
尤为显著的是,自2000年以来,该地区航空座位供给量呈指数级增长——从世纪初的每年7000万座位激增至2024年预计的 2.57亿座位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6.8% ,两倍于全球平均水平。若以可用座公里(ASK)计算,得益于远程航线和宽体机的运营优势,增长率更突破 9% 。在这一增长曲线背后,阿联酋与沙特阿拉伯两大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沙特航空市场的国内航线占比达45%,而阿联酋则完全聚焦国际航线。两国合计占据区域总运力的 61% 。伴随市场扩容,运营航空公司数量也从2000年的135家增至2023年的213家,其中本土航司数量二十年间翻番,显著带动就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但繁荣背后暗藏挑战。多数本土航司仍面临盈利困境:阿曼航空虽持续减亏仍未扭亏为盈,沙特航空则寄望新财年实现收支平衡。当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等巨头连创利润纪录时,中小型航司的生存空间正被不断挤压。
未来十年,随着沙特"2030愿景"注入巨额投资,航空业格局或将迎来深度重构。这场变革将如何重塑行业生态,仍需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