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初,全球石油市场再度陷入不确定性。尽管市场原本预期将延续2024年末的疲弱走势,但美国政府对超过180艘油轮实施制裁,并对运载伊朗、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石油的船只采取强硬立场,引发"回报关税政策"(解放日),加剧全球贸易战担忧。受此影响,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全球股市普遍下挫,原油和成品油油轮类股遭受重创。
随着关税政策被暂时搁置90天,市场前景出现转机。截至2025年5月9日,Drewry原油油轮股票指数同比增长10.9%,而成品油油轮股票指数则下滑12.9%,显示出两个细分领域的显著分化。
这种分化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因素,其中成品油油轮行业承受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与原油行业相比,成品油市场基本面显著恶化,部分原因在于船舶供给过剩。2022至2023年间成品油油轮收益飙升,吸引大量船东订购新船。这些新船在2024年下半年集中交付,导致可用运力激增,运费承受下行压力。
数据显示,2025年初已有50艘成品油油轮交付使用,而同期原油油轮仅交付9艘,凸显船队扩张的巨大差异。行业预计2025年至2028年间,成品油油轮市场将面临更大压力,因其新船交付量远超原油油轮。
新船涌入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压制运费,引发市场对成品油公司盈利能力的担忧,这已直接反映在持续走低的股价中。同时,电动汽车普及和燃油效率提升导致成品油需求增长放缓,特别是占需求80%的柴油和汽油受到明显冲击。此外,西非(如尼日利亚Dangote)和墨西哥(Olmeca)新建炼油厂提升区域产能,降低进口依赖,加之欧洲炼油厂关闭,进一步抑制了对成品油油轮的需求。
相比之下,原油油轮市场呈现更为积极的前景。经历2024年低迷后,2025年全球炼油产量预计回升,将刺激海上原油运输需求,特别是超大型油轮(VLCC)需求增长。中国等亚洲炼油厂原油进口量上升,有望提升船舶利用率。
美国对俄罗斯油轮和伊朗石油的制裁可能扰乱传统贸易流,促使印度、中国等主要进口国寻找替代原油供应商,从而增加长途运输需求。中型油轮市场也可能因非制裁船舶转向俄罗斯贸易而趋于紧张。值得注意的是,资产价格变动进一步加剧了两个领域的分化——5年船龄的LR2和LR1型成品油油轮价值分别下跌7.2%和8.0%,而VLCC和苏伊士型原油油轮仅下滑2.4%和0.6%。
2025年第一季度,原油和成品油运输领域已呈现明显分化,且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至年底。成品油油轮交付量增加与需求增长疲软的双重压力,将显著压缩相关企业收入,其严峻形势与原油运输公司形成鲜明对比。加之成品油油轮资产价格更大幅度下滑,进一步凸显其市场基本面的弱势。综合分析表明,原油油轮细分市场的前景显然更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