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与拉美海运危机码头拥堵问题加剧货主需警惕

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国际海运码头拥堵持续加剧。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指出,鹿特丹和安特卫普的劳资纠纷导致延误,而巴西市场的强劲表现则使南美港口的拥堵加重。货主和货代需警惕这一动向,积极规划物流策略。
欧洲与拉美海运危机码头拥堵问题加剧货主需警惕

在全球供应链日益紧密的今天,港口拥堵已成为导致货物交付延迟的主要因素,给众多企业带来严峻挑战。最新数据显示,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国际海运码头拥堵问题正在持续升级,为货主和货运代理带来了新的压力。

欧洲港口:劳资纠纷加剧拥堵

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欧洲两大主要港口——鹿特丹和安特卫普的劳资纠纷已造成显著延误。"虽然荷兰港口的集体劳资协议问题已得到解决,但 鹿特丹港的拥堵状况预计在未来六周内仍将保持严重 。"Jansen指出。

分析显示,北欧港口拥堵的加剧与联盟重组密切相关。值得关注的是,德国港口目前运营相对顺畅,形成了鲜明对比。

南美市场:巴西港口压力显著

在南美地区,蓬勃发展的巴西市场同样面临港口拥堵问题。数据显示,巴西最大港口桑托斯的集装箱平均停留时间已从今年2月份的7天以上降至5天。与此同时,船舶在港口的停泊时间大幅缩短至1天,锚地等待时间也从两个月前的两天减少至4月份的1天。

"拉美地区的运力增长速度在疫情后明显加快,同比上涨15.6%。"Alphaliner报告指出,"但大部分新增运力被远东至北欧航线所消化。"

亚洲至欧洲航线运力大幅增长

航运市场数据显示,亚洲至欧洲航线的整体运力同比增长11.7%,共部署81.7万个TEU插槽,占2024年5月以来新增机队运力的31%。过去两年间,航运公司在亚欧航线上增加了226万TEU运力,使总运力达到780万TEU,接近全球机队的25%,较2023年的20%显著提升。

苏伊士运河航线前景不明

Jansen警告称,苏伊士运河航线的重新开放短期内难以实现。"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时间框架来提供安全的通道。"他补充说,运河重新开放后,大量被推迟的干船坞维修工作将集中进行,而持续高速运营的船舶则面临高燃料消耗和排放问题。

太平洋航线运力增长有限

在太平洋航线方面,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期间的运力增长并不显著。亚洲至北美航线的运力仅增加19万TEU,增幅为3.7%。不过,Alphaliner表示,随着关税政策调整,需求激增将促使航运公司重新调整船只部署。

面对全球港口拥堵带来的供应链挑战,业内专家建议货主和货运代理应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合理规划物流方案。百运网提示,如有国际物流需求,可咨询专业团队获取定制解决方案,同时提供免费智能实时比价服务,助力企业优化物流成本。